牛车水壁画探秘之旅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牛车水的壁画吧!
以下的十幅壁画是我们亲自到实地去探索并分析的!快来看看吧!(以下的图片是我们在牛车水亲自拍摄的)

1) 《我家牛车水》- 叶耀宗
可一窥新加坡往昔岁月里的一间朴素店屋。这也是个绝佳的拍照角落——从正面几乎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壁画场景之中。
这张新加坡早期的写照源自于画家叶耀宗的童年回忆,描绘了一他家庭的家中景象,散发出温馨和怀旧的气息。叶耀宗先生在与我们的采访中也提到了这幅画对他的意义。
这幅壁画绘出了叶耀宗童年在Sago Lane旧家的生活场景。他在那里生活了长达14年。那里不仅是他儿时的避风港,更是盛载许多美好回忆的地方。如祖母缝制的毯子,他和兄弟姐妹们在床头玩耍,母亲在厨房里做菜等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该作品都是根据这些回忆画出来的。



2) 《牛车水商贩》 - 叶畅芬
这幅壁画包括了售卖面具的推车、印度小店、舞狮制作,以及店屋2楼住户的窗外即景,展现多元民族和睦共处的生活面貌。这副壁画里也有一位中年马来女性把篮子从窗口底下去,这样就不需要亲自到印度小店买东西,代表了新加坡传统店屋的特色和方便。
店屋在古代新加坡很常见,而现代的新加坡也保留了许多店屋的特色。这幅壁画的目的是让观众了解当时的新加坡人如何生活,并制造怀旧与古老新加坡的感觉,在壁画中保留新加坡的骑楼与店屋特色。

3)《面具小推车》 - 叶畅芬
几步之遥,一位手工艺人正在售卖各种各样有趣的面具和玩具,而两位红头巾妇女就在一旁看着。“红头巾” 指的是早期来自中国广东省三水一带的女性移民,多在建筑工地工作,头上戴着折成四方形的标志性红色头巾帽,因此有 “红头巾” 之称。


4) 《中秋节》- 叶耀宗
叶耀宗美丽地描绘了福建移民的早期生活。叶耀宗以缤纷温暖的色调刻画了新加坡家庭庆中秋的温馨情景。大人会坐在一起吃东西,谈天,赏月。而孩子们则会聚集到一起并玩游戏,气氛好不热闹。
街上也挂着随处可见的精美灯笼。色彩缤纷的灯笼被制作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在古代与现代新加坡的中秋节不少见。叶耀宗花了这么一幅壁画是因为他想要让公众明白传统节日与庆节时的习俗。 此作品以怀旧为主基调,展现新加坡浓厚的文化底蕴。

5) 《写信佬》- 叶耀宗
以旧时代的生活背景为题材,画出来的人和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古早味。
当时人们在需要写信、写字、或写联的时候需要依靠写信佬。因为当时人们生活困苦,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学习写字、目不识丁,所以在需要时都会找这种人帮忙。写信佬于是成为了人们向家人传递思念之情的重要桥梁。这幅壁画展现出了这个人工作时的样子。写信佬是新加坡早期的移民社会不可或缺的人物。
壁画描述了一位中年男士正为其他人写封信。这就是他的职业。画家从这个壁画想表示写信人民的职业,生活。而在现代的生活中,这个职业几乎“绝迹”了,因此只在壁画中保留着这独特的工作与文化。

